產品目錄
Products四針三維自動進樣器其維護保養需圍繞以下幾點
更新時間:2025-09-26 點擊次數:12次
四針三維自動進樣器是一種常用于實驗室和科研領域的進樣設備,具有高效快速、精確控制、多樣品同時處理、靈活性和可擴展性、自動化和智能化、可靠性和穩定性等優勢。它在化學分析、生物醫學研究、環境監測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?;谙冗M的液體傳遞技術,通過控制進樣針的運動和進樣量,實現對樣品的精確進樣。它通常由多個進樣針、運動控制系統和用戶界面組成。通過調整進樣針的位置和運動軌跡,可以實現在不同位置和容器中進行樣品的定量進樣。
四針三維自動進樣器其維護保養需圍繞清潔消毒、部件更換、潤滑校準、故障預防四大核心展開,具體技巧如下:
一、日常清潔與消毒
外殼清潔
每日用無塵布蘸取70%乙醇擦拭外殼,避免灰塵堆積影響散熱。
每次使用后立即用超純水或甲醇沖洗樣品盤和載架,防止樣品殘留導致交叉污染。
每周用10%硝酸(無機分析)或異丙醇(有機分析)浸泡10分鐘,去除頑固污染物。
針與針座清潔
針頭維護:
每次進樣前檢查針頭是否彎曲、毛刺或堵塞,必要時用通管絲或管心針清理。
長期存放時,將針頭插入硅橡膠墊內隔絕空氣,防止氧化或分解。
針座反沖:
若發現針座堵塞,進入儀器診斷界面提起針頭,拆下針座連接螺釘,將針座倒接至液相泵,以5ml/min流速加壓沖洗。
頑固堵塞可結合超聲清洗,或邊沖洗邊用氣相手動進樣針芯疏通入口。
二、關鍵部件定期更換
消耗品更換周期
進樣隔墊:每3-6個月更換一次,或發現漏液、磨損時立即更換。
更換步驟:用固定扳手卸下進樣口帽,取出進樣口襯筒,更換新隔墊后擰緊螺母(再擰約15°)。
Septum cutout(Rinse口橡皮墊):定期更換,防止洗針程序導致污染。
密封圈:每6個月檢查是否老化(裂紋或彈性喪失),更換原廠配件。
輸液管路:每月用0.1M NaOH沖洗,防止生物膜形成。
計量泵密封墊圈
更換時需進入診斷界面收回柱塞桿,避免拆卸時柱塞桿受壓縮導致安裝困難。
雖使用頻率低,但長期使用后可能漏液,建議每3-5年檢查更換。
三、潤滑與校準
傳動部件潤滑
導軌與絲杠:每月涂抹專用高精度潤滑脂(如PTFE基潤滑劑),避免干摩擦。
機械臂關節:每季度檢查是否松動,必要時添加微量硅油。
禁止隨意抹油:絲杠上勿涂普通潤滑油,防止灰塵吸附加劇磨損。
傳感器校準
液位傳感器:每季度用標準液(如超純水)校準靈敏度。
位置傳感器:每年由廠家進行光學定位校準,確保機械臂定位精度。
四、長期停用與存放
排空液體:清除所有管路和針內殘留樣品/溶劑,防止腐蝕或結晶。
斷電保護:拔掉電源,覆蓋防塵罩,避免灰塵進入。
部件保存:進樣針、密封圈等易老化部件單獨密封保存,防止氧化。
軟件維護:定期升級固件,備份進樣方法參數,防止數據丟失。
五、故障預防與處理
基線不穩/鬼峰
原因:進樣系統污染。
解決:用5%高氯酸水溶液(或甲醇+純水)大進樣量清洗,連續20次后換純水沖洗。
泵壓力異常
原因:進樣口堵塞或鹽析。
解決:更換進樣隔墊和Septum cutout,用純水+甲醇超聲清洗鹽析部位。
進樣重現性差
計量泵校準:稱量純水進樣前后重量差,驗證吸液準確性。
六位閥檢查:拆下閥體觀察磨損,必要時更換。
機械故障
灰塵清理:用無紡布擦拭絲杠、皮帶和齒輪,避免干摩擦導致動作異常。
復雜故障:機械臂定位不準或無法抓取小瓶時,聯系專業工程師維修。
六、維護記錄與規范
建立保養日志:記錄每次維護內容、更換部件及發現的問題。
規范操作:避免頻繁急停,減少機械沖擊;禁止使用丙酮、強酸強堿清潔塑料部件。
樣品預處理:進樣前用0.45μm過濾器過濾樣品,防止微粒堵塞進樣閥。